股票里的杠杆 苏联第一代主战坦克,西方国家的钢铁梦魇,T
// 关于“提示长期国债利率的风险” //股票里的杠杆
苏联的装甲洪流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了,苏联依靠由T-34中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和IS系列重型坦克组成的装甲部队击垮了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然而,苏联的坦克设计师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就停下他们的发展,战后的和平让他们有时间重新审视苏联的装甲部队。接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了他们的脑子里——为什么不研发一款取代T-34中型坦克的新锐坦克呢?
事实上,苏联的坦克设计师对于T-34中型坦克的不满不是一天两天了,这种不满几乎是贯穿了整个苏德战争。不满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T-34中型坦克的升级潜力几乎不存在,而且严格来说它在1942年就已经出现了性能不足的情况,只不过鉴于当时激烈的战况,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实在没有余力对T-34中型做什么有价值的升级,只能竭尽全力的简化T-34中型坦克以加强生产。
这一点上我们无法指责那些苏联的坦克设计师,毕竟当时苏联是国难当头,他们只能全力生产现有装备,这也导致了T-34中型坦克在战争期间的升级十分缓慢。这种缓慢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遭遇德国新锐的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后,T-34中型坦克就开始成片的被击毁,甚至是后面推出的T-34/85中型坦克都像是一种落后型号,在战场只能依靠数量优势来和德国新锐坦克交战,战损比自然也就非常不好看。
虽然总说虎式和黑豹甚好,赢得战争却需要T-34和谢尔曼,但苏联的坦克设计师每次只要看看战损比,内心就是拔凉的啊。他们意识到苏联的小伙子们需要更先进的坦克,而不是老用数量去堆死敌人。
在战争后期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也曾推出过以T-34坦克为基础,采用扭杆悬挂和横列引擎的T-44中型坦克,尽管这一型号在测试中不甚理想,但是却给苏联的坦克设计师积累了宝贵经验,这让他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苏联装甲部队的新坦克。
在1944年10月,苏联的OKB-50设计局基于T-44中型坦克的设计资料,研发了一款中型坦克,原型车在1945年2月完成并投入紧张的测试阶段,这款坦克就是苏联装甲部队未来的主力装备——T-54中型坦克。
没错,未来将名震天下的T-54/55系列坦克其实出来的非常早,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阶段就已经完成了测试。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苏联的武器命名和武器发明时间无关,所以就出现了这种小小的认知偏差,错认为T-54中型坦克是1954年开始生产的。
T-54中型坦克车体长度6.45米,宽度3.37米,高度2.40米,战斗全重37.7吨,车组成员4人。相比于苏军当时服役的T-34中型坦克,T-54中型坦克的吨位有显著提升,放到二战前那就是一辆妥妥的重型坦克,其防护水平自然是不会差。
1947年正式投产的T-54中型坦克的装甲厚度为正面120毫米、两侧80毫米、底部20毫米、顶部33毫米、尾部45毫米,炮塔装甲厚度为正面200毫米、两侧108毫米、后部65毫米、顶部30毫米,防护水平堪比IS-2重型坦克。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T-54中型坦克的防护性能大幅度提升是有原因的,这也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后,各国装甲部队的一个统一认知,那就是中型坦克的防护水平必须大幅度提升。率先走这条路线的就是纳粹德国,黑豹中型坦克44.8吨的车体重量虽然存在吨位上的浪费,但其防护水平确实是一个超规格的存在。
苏联方面常年和黑豹中型坦克交手,自然很容易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T-54中型坦克就走了黑豹中型坦克相同的路子,美国的M26潘兴坦克,英国的百夫长坦克也都是这样的。(注:M26潘兴坦克最初被定义为重型坦克,50年代改为中型坦克)
而在火力配置方面,苏联的坦克设计师本来是计划装上一门122毫米坦克炮,但经过测试后这一方案被迅速放弃。原因是如果塞入一门122毫米坦克炮,那么T-54中型坦克的内部空间就会被大幅度压缩,这对于车组成员的战斗效率会大幅度降低,坦克本身的重心也会遭到影响。
因此,苏联坦克设计师最后给T-54中型坦克配备了D-10T线膛炮,这种倍径53.5,口径100毫米的坦克炮曾有一个改进型被用在SU-1000坦克歼击车上,可靠性经过残酷战争的检验,如今用在T-54中型坦克上是正好了。
当然,坦克的动力系统和悬挂系统也是重中之重,T-54中型坦克在这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车体后部横置的V-5512缸柴油机,能为其提供620马力的澎湃动力。坦克的悬挂系统则放弃了过去的克里斯蒂悬挂,转而使用更可靠的扭杆悬挂,车体每侧5个负重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后置主动轮,诱导轮配置履带调整器,可以调整全金属单销式履带的张紧度。
如此优良的悬挂系统和动力系统,再加上经过精心设计的由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和二级行星转向机、侧传动装置组成的传动系统,T-54中型坦克的公路时速可达48公里,越野时速可达30公里,在各国新一代坦克里名列前茅。
毫无疑问,仅从以上数据来看T-54中型坦克十分优秀,但仅仅如此的话,T-54中型坦克也远远达不到成为西方国家的钢铁梦魇的程度。真正让T-54中型坦克成为神话的,是其后续的诸多升级。
比如说1949年T-54中型坦克的炮塔从卵式炮塔变成了半球形炮塔,其防护水准有大幅度的提升,D-10T线膛炮也更换为了STP-1型垂直稳定器的D-10TG线膛炮,战斗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再加上红外大灯、红外潜望镜、潜渡装置、自动灭火器和空气过滤器,T-54中型坦克的战斗力直线飙升,战斗效率远非过去的苏式坦克可比。
这些升级促成了后续的T-54A坦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设备都是苏联在二战中用鲜血换来的教训。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在二战里缺乏辅助设备,没有可靠的瞄准镜,没有足够的雷达,更没有垂直稳定器,其战斗效率远不如对面的德国坦克,这直接导致了苏联装甲部队在战争中的高伤亡。
战争末期苏联的坦克设计师痛定思痛,才开始给坦克配备足够的辅助设备,这一观念也直接促成了T-54A型坦克的诞生,也让苏联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当然,二战后没多久冷战就爆发了,美苏两大阵营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核大战促使苏联坦克设计师们对坦克进行更进一步的升级,也就是如何让坦克在核大战的环境下能够正常运作。这一思路促成了T-55坦克的诞生。
从表面上看T-55和T-54、T-54A没有任何区别,但实际上它增加了一套生化防护装置,该装置在探测到伽马射线0.3秒后就会启动,空气过滤系统和超压装置,能够保证车组免遭放射性颗粒物与有毒气体的伤害,坦克本身也增添了一套由含铅的树脂材料构成防辐射内衬层,以此保护坦克免遭放射性射线的伤害。
至此,T-54中型坦克蜕变为了T-55主战坦克,原本的T-54中型坦克也和T-55主战坦克一起合称为了T-54/55主战坦克。它拥有过去中型坦克的机动性,也拥有比肩重型坦克的防护和火力,是二战后第一代坦克的标杆之作,这种兼顾了防护、火力和机动性的坦克才能够被称之为主战坦克。
也正是这款坦克构成了冷战中苏联钢铁洪流的支柱力量,哪怕日后苏联有了如T-64主战坦克和T-80主战坦克这样的强大坦克时也不例外。
诚然,冷战早就已经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了,但是T-54/55主战坦克仍旧在世界各处热点地区活跃着,许多小国也仍旧装备T-54/55主战坦克。考虑到T-54/55主战坦克在苏联的生产周期长达五十年,产量更是高达十万辆,那么T-54/55主战坦克的老骥伏枥也就不让人奇怪了。
可以说,T-54/55主战坦克经历了冷战爆发后的绝大部分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股票里的杠杆,尽管它最终也没有等来美苏两国幻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但它仍旧用战火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价值,这已经足以让T-54/55主战坦克名留青史了。
苏联主战坦克设计师重型坦克坦克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可靠的配资炒股网站 越长大越漂亮的生肖女,不仅容貌好,气质也独特!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