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开户公司 新展,大夏之墟!国家一级博物馆,正式揭牌!

发布日期:2024-08-20 17:19    点击次数:117

股票配资开户公司 新展,大夏之墟!国家一级博物馆,正式揭牌!

常州:到2026年引育一批低空经济头部企业股票配资开户公司,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

山西运城,

一座宝藏之城,

有“国宝第一市”之称。

7月19日,

运城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

暨“大夏之墟——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的晋南”

展览开展仪式,

在运城博物馆举办。

▲活动现场

运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王志峰,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锐,运城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段利民,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立忠等出席。

运城,是华夏文明的滥觞之地,拥有102处国保单位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名副其实的“国宝第一市”。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博协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运城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定级评估最终得分为917分。至此,山西省共有一级博物馆9家。

揭牌仪式上,运城博物馆馆长、运城市文保中心副主任王大奇介绍了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台前幕后的大量工作。他指出,“运城博物馆的成功晋级,是文旅、文物所在的大集体共同的劳动成果,这只是我们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进入国家一级馆方阵各项工作的标准更高、要求更细、措施更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运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王志峰

和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锐

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

当天,由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大夏之墟——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的晋南”同时开展。

运城所在的晋南,素有“夏墟”之誉,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直根系,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晋南的考古工作最早可追溯到1926年李济先生在汾河下游的调查发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省级考古部门在晋南的田野考古工作,奠定了晋南考古学的文化基石。近年来,在运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晋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重大课题深入推进,运城考古发现成果不断涌现。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帝尧之都”“追寻夏迹”两大部分组成,共分“崇山南北”“中条山下”“探踪夏墟”“发现夏墟”“解读夏墟”5个篇章,展出文物199件(组)。通过对晋南龙山晚期至夏时期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研究和阐释,呈现了距今4300年到3800年前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揭示了晋南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王权形成时期的历史轴线,展示了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的晋南在物质生产、聚落生活、资源开发等考古意义上的文化业态。

作为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展览,“大夏之墟——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的晋南”,是2024年度运城博物馆临时展览的重头戏,已入选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举办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的推介项目。

▲嘉宾参观展览

展览展开看

▲展厅内景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1

帝尧之都

《尚书·禹贡》言:“冀州地,即尧舜之都”。冀州位列九州之首,恰是晋南所在。考古发现表明,距今4300年前,陶寺文化在临汾盆地崛起,其文化繁盛,制度创新,建宫室、筑城墙、观天象、树礼制,筑就北方地区第一大都邑,初现王权礼制及最初中国的基本面貌,使“尧都平阳”成为信史。在运城盆地中条山脚下的周家庄、坡头等遗址均发现有超级大型聚落,与陶寺遗址一起造就了晋南地区天下之中的历史地位。

▲展厅内景

崇山南北

崇山,又称塔儿山,位于临汾盆地东部。从考古发现来看,崇山南北分布有密集的陶寺文化聚落,可划分为三个区域:陶寺城址及周边为中区;中区以北,以县底遗址为首是北区;中区以南,以南柴、方城遗址为首是南区。这些遗址共同组成了“五级聚落、四层等级化”的社会组织,即:陶寺城址(都城)——南、北两区中心(邑)——中型聚落群(乡镇)——小型遗址(村)——微型聚落。如此规范而严格的聚落等级划分,反映出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

▲崇山南北调查的聚落分布示意图

▲崇山远景

▲陶寺城址分布图

▲方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中条山下

中条山隆起于晋南大地,屏障东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间蕴含着丰富的铜、盐资源,又是国家命脉之所在。

从史前传说时代起,无数统治者都守护和管理着这条山脉,其下分布的丰富古代遗址,是华夏文明主根脉所在。中条山东北端的陶寺文化中晚期周家庄遗址是目前晋南发现面积最大的龙山时代聚落遗址。中条山西段南麓的坡头遗址发现有大型环壕及随葬大量玉礼器的清凉寺墓地,显示出社会复杂化进程及文明前夜的历史图景。

▲周家庄遗址范围及环壕位置图

▲坡头遗址双重环壕平面图

2

追寻夏迹

夏是我国第一个世袭制的王朝国家,其中心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晋南地区自古就有“夏墟”、“大夏”之称。

20世纪初,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夏王朝的真实性备受质疑,现代考古学应运而生,从考古发现来证实和展现夏王朝的历史成为一代代考古人的使命和担当。一个世纪的考古历程表明,晋南地区的夏时期文化遗存星罗棋布,是夏文化的中心分布区。距今约3800年的晋南地区开文明之先河,创国家之起源,显现出文化繁盛、天下之中的宏伟气势,正是历史记忆中“夏墟”之所在。

▲展厅内景

探踪夏墟

晋南这片土地,孕育了华夏文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传世经典史料均记载晋南地区是“大夏”、“夏墟”的地望所在,众多近代史学大家都指出晋南地区为夏王朝或夏民族的核心区域。

上世纪二十年代,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现代考古学引入中国,地下之新材料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新方向,晋南亦是考古工作最早的探索地,对夏文化的探索也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发现夏墟

晋南地区一直是探索“夏墟”的重点区域,发现有夏时期的文化遗存200余处,以夏县东下冯、垣曲古城南关、绛县西吴壁、襄汾大柴、夏县辕村、翼城感军、稷山东渠、浮山东鲁、平陆良庄等遗址为代表。

其中,中条山南麓的垣曲、平陆、芮城等地文化面貌属二里头文化。中条山以北的运城、临汾盆地则属于东下冯文化,其文化面貌与二里头文化既有共性,又具特色。二里头文化影响自南向北的减弱,显示出夏王朝对晋南的经略与早期王权国家管理模式的探索。

▲晋南地区夏时期重要遗址分布图

▲1976年拍摄东下冯遗址全景

▲东渠遗址所在地环境

▲浮山东鲁遗址分布图

▲发掘中的平陆良庄遗址

解读夏墟

何为夏墟?是历史的疑问,是科学的解答,是百年来史学家的探索,是数代考古工作者的追寻。

从文献记载到考古发现,从传说时代到王朝国家,晋南这片土地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诠释着“夏墟”的内涵。墓葬房址、城址环壕、农业遗存、采铜盐贩,这些都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构成,是早期城市的初见雏形,是农业孕育的王朝国家,是夏王朝的物质之基。晋南这片土地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演绎着早期国家的面貌,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展现着这片古老土地上所承载的历史脉动。

▲2023年3月,考古人员在东下冯遗址发现四具人类遗骨。

科研人员从人骨的牙齿上提取了古人的遗传信息,

并根据夏人遗骨结合基因大数据,

复原了一位夏时期东下冯女性的容貌。

▲二里头文化时期“地坑式”窑洞院落三维复原展示

▲中条山铜矿

展品欣赏

▲玉神面 新石器时代

陶寺遗址出土

▲玉璧 新石器时代

陶寺遗址出土

▲璜形玉佩 新石器时代

陶寺遗址出土

▲龙盘 新石器时代

陶寺遗址 M3016号墓出土

▲龙盘 新石器时代

陶寺遗址出土

▲朱书扁壶 新石器时代

陶寺遗址出土

▲卜骨

▲罐形鼎

▲花边罐

▲盆形鼎

▲器盖钮

▲三足皿

▲深腹罐

▲陶豆

▲陶鬲

▲陶罐

▲陶盉

▲陶器盖

▲陶尊

▲铜刀

▲铜镞

▲长颈壶

▲夜幕下的运城博物馆

来源:文博山西股票配资开户公司

晋南晋南地区遗址运城博物馆中条山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