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论坛是什么 张晔:电动汽车充电桩出口海外认证体系介绍

发布日期:2025-02-12 22:59    点击次数:77

股票配资论坛是什么 张晔:电动汽车充电桩出口海外认证体系介绍

  11月20日-22日,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山西太原举办。本届大会由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导,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主办,以“新格局,新未来——构建智慧补能服务生态体系”为主题,共设置“1+1+9+1”项议程,围绕高速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桩下乡、大功率充电、换电模式、海外出口、车网互动、居住区充电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沟通与交流,研讨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对策、方法与路径。其中,在11月22日上午进行的“主题论坛六:充电设施出海的商业模式创新研讨”环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电动汽车充电桩认证项目经理张晔发表了题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出口海外认证体系介绍》的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我们部门主要就是负责充电桩的认证。从2012年开始我们其实是研发了这个CQC自愿认证,到现在也是10多年的时间了,我们CQC这边也是有一些国际认证的业务和资质,后面的话我就还是主要来介绍一下咱们充电桩产品出口海外的一些要做的认证项目。

  刚才像邹朋总和马总说的现实情况是非常严峻,对桩企来说本身出口这个欧美的难度就逐渐在增加,现在在东南亚可能也是比较卷,就是大家都是有一些各地都是有自己的政策,所以我们CQC这边作为在中国的一个国际认证机构组织在中国的一个代表,还是后面也希望在咱们充电桩企业出海的过程中能起到一些润滑剂或者是起到一些能够帮助企业尽可能的去规避一些风险,然后满足当地的要求,顺利的出口起到这么一个角色。

  我们的业务范围现在有认证和技术服务两方面,技术服务是委托的验收服务,包括对政府、车企和集团客户。认证是我们的主要业务范围,目前来讲的话国内的话就是我们的CQC认证,还有充电桩的节能认证。很多企业以为我们CQC主要就是做国内为主,做的是国内认证,其实我们还是有国际认证的资质,包括我们的CB、CE认证其实是也有这样的对应范围,包括出口日本的快速充电器也是有对应的资质。

  目前在CB和CE方面,依据的标准是是IEC 61851系列标准;CE认证的依据EN 61851系列标准,目前覆盖了直流桩、交流桩以及IC-CPD产品,CHAdeMO认证是由我们的上级单位在日本的分公司,也是挂牌CQC日本分中心,负责业务的受理和凭证。我们也是去年正式拿到了资质,可以在CHAdeM官网上看到我们和KTL、UL这些机构一样挂在平台下面的认证机构范围内。

  下面还是主要介绍一下充电桩的国际认证。首先是CB认证。CB认证还是比较有意义的认证,因为CB体系是由IEC也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它来牵头的。CB体系建立了全球性的认证制度,把很多全球性的一些国家主要认证机构都囊括了进去,这几个成员国之间要达成互认协议,所以CB这个体系在全球领域来讲,我觉得覆盖面更大一点,企业的话成员国可以通过补充出口国家的差异来转成其他机构的认证书,当然这个机构可能在IEC里面肯定是代表国家的机构了。

  所以说这个机构的正面率在当地肯定是认可度比较高的,所以IECEE CB体系对我们国家整个出口是有比较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CQC是代表中国加入IECEE CB体系电动车辆(ELVH)领域的国家认证机构(NCB),由NCB的签约实验室(CBTL)测试,由NCB发证。

  CB认证包含了充电设备,充电接口、充电线缆。依据IEC 61851—1、IEC 61851—21—2、IEC 61851—22、IEC 61851—23、IEC 61851—24,IEC 62752标准,这些都是充电设备整机的IEC标准情况。对于充电接口来说的话就是IEC 62196—1、IEC 62196—2、IEC 62196—3,包括了通用要求,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要求,线缆主要要求是IEC 62893—1、IEC 62893—2、IEC 62893—3以及IEC 62893—4—1(不含热管理系统)还有IEC 62893—4—2(含热管理系统)。以上是现在IEC标准体系下包括整机、接口和线缆对应的标准情况。我还是说一下以我们CQC CB为例怎么个流程,当然各个认证机构流程可能有差异,我只是介绍我们CQC的流程。首先是提交申请,然后就是要需要我们受理工程师受理下发通知到第三方的检测机构,企业把产品送到实验室,由实验室进行测试,由认证机构进行评定报告和发证,是这样的大概流程。

  下面就是一个出口CE认证的介绍。CE就是欧盟强制性认证,你在欧盟成员国内的都要去做这个认证,所以CE认证目前还是在整个欧洲领域还是比较很大的认证,毕竟是强制性的标志。

  目前CE认证主要涉及到我们LVD指令还是EN IEC 61851—1为基础,EN 61851—22的2022版在CE里面网站是挂着的,但是因为它的版本比较旧,后面有出过决议通知,2002版的版本基本上都不怎么使用了。还有一个EN 629752的标准是IC-CPD的标准,还有直流充电设备也是以EN IEC 61851—1为基础,包括EN 61851—23对直流桩的安全要求,包括EN 61851—24对直流桩通信的要求,以上是目前交流和直流LVD指令的协调标准。EMC指令的协调标准是EN IEC 61851-21-2,其中引用了IEC 61000系列标准。

  RED指令针对的是无线发射的产品,如果设备里面有无线模块或者有2G、3G、4G模块或者射频模块,需要对这些无线功能和对人体辐射暴露进行考核,协调标准包括EN 300、EN 301系列标准。我不知道大家对CE怎么理解,CE不像按咱们国内按产品分类,而是按照指令分类,如果有这个功能就得做,这里跟大家简要的解释一下。还有环保的要求,比如说Rohs指令,有害物质不能超过规定限值。REACH这个指令,如果生产制造的话它需要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注册,注册的过程还是比较繁琐。还有WEEE指令,生产制造产生的废弃物怎么无害处置这些都是欧盟需要管的范围,这三个指令也是欧盟对环保的要求。

  我们CQC的CE认证流程首先还是先提交申请,然后由CE的实验室测试,由CQC进行报告的评定以及发证是这样的流程。

  第三个就是出口日本方面的CHAdeMO认证,意思就是充会儿电就可以走了,是日本快速充电器协会的名称,它的标准也是以协会的CHAdeMO命名的。CHAdeMO认证的相关标准从一开始的0.9版本到现在的1.0、1.1、1.2、2.0、2.3、3.0。3.0版本就是超级充电的要求。其实CHAdeMO认证使用的充电接口和我国的Chaoji接口是匹配的,CHAdeMO虽然是个自愿性让认证,但还是在日本比较有影响力的直流桩的一个认证,而且做CHAdeMO认证也是有补贴的,所以这是一个它的优势。

  CHAdeMO认证现在的测试指南是如表所示,可以用1.2、0.1如果它具有V2H功能是2.1和2.1.1,所以说就是这个市场主要标准考核的范围。目前CHAdeMO认证的流程也是需要先去入会,就是这个企业需要先成为CHAdeMO的会员单位,然后通过这个申请CHAdeMO认证,从它的设计开始就开始做指导,包括它的送样测试、实验包括它后面的发证。其实最终发证还是CHAdeMO自己发,但是中间这个过程它是需要一个别的机构是帮它把控的,目前CHAdeMO的认证主要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其他方面的话我这里面也做了一个总结和大家做一个分享,除了CHAdeMO日本还有一个JARI认证,这个在日本也是相当有份量的认证。CHAdeMO管控DC充电设备,JARI管控AC充电设备,虽然也是个自愿性认证,但也基本属于出口日本必须要做的认证了,JARI A 0001、JARI A 0101、JARI A 0201等标准,0101是安全要求,0201是电磁兼容要求,还有出厂的工厂检查是0301标准,0401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事项。认证的流程的话左边就是JARI的标志,就是认证标志认证流程也是从申请开始,由这个审查它的资料包括它的样品的送样测试包括工人检查包括对后面的合格评定以及后面的政府监督,以及后面还涉及到一些抽查都有相关的一些流程要求。

  在亚洲领域还有一个充电桩还是KC认证,如果是韩国的话还是取得KC认证,KC认证用这个标志,KC政府也是韩国本土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标准,建立强制制度,它是基于电器用品及生活用品安全管理法,也适用现在大部分的电器设备、生活用品等各类产品,KC认证范围包括限于电器、机械、化学等,凡是出口到韩国本土的话,如果家电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建筑材料都需要得到KC认证,充电桩也属于KC认证的范围。

  相关产品的范围就是管控的就是小于等于200千伏安的范围,还有KC 61851—1以及KC 61851—23。充电桩做KC 61851—1,如果是直流桩就做KC 61851—和KC 61851—23。如果关键件属于KC范围内的比如说电容这些需要取得独立的KC证书,如果不属于的话,如二级管,可以认可通过测试的证书。

  OCPP认证这个大家也知道,因为OCPP开放式充电协议,是由荷兰OCA开放性联盟制定的,该协议支持任何充电服务商的中央管理系统和所有充电桩的互联,主要是解决这个私营的充电网设备产生的困难,确保不同品牌和型号产品可以和运营商平台进行连接,提高高效通讯。目前,OCPP在欧洲的话基本上都要做的。现在标准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6版本一个2.0版本,都适用,2.0更高一点要求,但是1.6其实可以去算是符合标准了,也可以登陆欧洲市场。

  还有美洲方面北美方面UL认证,这个认证先介绍一下是自愿认证不是强制性的,UL认证是UL美国这个公司承办的,UL公司是背景是保险公司起家,慢慢做认证。然后UL有很多这个相关的标准,70%成为了美国国家标准,UL在美国本土影响力还是非常高的,基本上进入美国加拿大这些北美市场,都要做UL认证。直流桩产品是用UL 2202这个标准以及CSA 22.2 +UL 2231进行管控。交流桩是UL 2594进行认证的,充电桩依据SAE J1772这个标准。

  出口美国还有一个必做的认证就是FCC认证,前提是你的充电桩是有无线通信功能的,FCC就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机构,进入北美市场只要你有这个频段在范围内都需要被管控,在这个平台范围以上都得获得这个认证才可以,但是形式是不一样的,低功率就是DOC的方式,做测试然后自我声明就可以了,如果功率稍微大一点的话需要取得证书才可以。

  目前来讲FCC认证直流桩和交流桩只是看这个产品里面有没有相关的无线发射的部件以及有没有对应的无线功能,依据的标准可能涉及到FCC15、22、18、24、25、27、68最主要的是15、22标红的部分。FCC PART 15适用于有意或无意发射或者接受的无线设备,像我们用的蓝牙耳机这些东西都是这个范围。FCC PART 22适用于公共移动通讯设备,通过运营商的网络实现公共通讯的传输比如说充电桩肯定需要有些是通过无线方式对后台进行连接的,这种方式都是公共移动通讯的方式,FCC PART 18这个标准目前的充电桩可能不涉及,一般是适用于工业、医学设备。

  还有美国出口的重要认证是能源之星这个认证,这个标志大家很常见,电脑笔记本上非常容易常见,就是这个标志,是由美国政府主导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农业节约计划,是由EPA和美国能源部DOE启动的,这个计划后面被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新西兰、欧盟采纳了,虽然是资源性的,但是因为很多地方比如说像美国它本土的加州,他们是有这个补贴政策的,必须做能源之星才可以拿到补贴,虽然是自愿但是很多情况是半强制的。一开始是电脑这个产品,电脑产品它有工作状态,包括待机、运行等等这些工作状态,后面延伸到电机其他打印设备的东西,包括照明和家电的,包括现在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其实都是属于能源之星的范围。

  能源之星这个标准的话它是设备就是3种设备,第一个就是120VAC的美国或者是230VAC的欧洲电压的交流充电设备,第二个就是240VAC的美国和400V AC的欧洲电压的交流充电设备,第三个是快速充电设备。

  如图所示,第一个实际上就是IC-CPD产品,一边是家用插电,一边是车辆插头。第二个交流桩,第三个就是直流桩。直流桩的功率小于等于350千瓦都在能源之星范围内,再大一点的功率实际上不在这个范围内。模式包括不连接车辆的那种纯待机状态、部分功能已启动(如通过车辆插头连接到了车辆,已经建立了通讯,准备充电)的状态,要充电还没有充电的空闲状态,还有正常运行的状态。这些状态在能源之星标准中都有对应限值要求。

  以上就是我对充电设备出口海外的认证主要介绍,如果各位企业有一些最新的消息,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分享,后续我们CQC在国际认证领域里面会起到与国际对接的作用,我们跟亚洲领域和很多机构有一个比较好的合作关系,后面也可以通过论坛形式去谈一些合作。如果企业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可以跟我们多交流股票配资论坛是什么,希望能够助力企业出口海外,把我们中国的充电设备带到全球各地,能让全球的消费者、使用者都能用上来自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充电设备,谢谢大家!